在数字时代,短视频平台的直播功能已不再是新奇事物。然而,快手直播平台正持续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,其先前尝试所构建的内容生态,在适宜的环境滋养下,正绽放出勃勃生机,孕育着无限的发展潜力。随着三月的到来,春意渐浓,然而,疫情的突袭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节奏。在居家防疫的特殊时期,人们的活动空间被限制,转而拥抱“云生活”模式。空间的局限激发了人们对信息的渴求,以寻求心理慰藉和安全感的寄托,同时也催生了在线娱乐的强烈需求,成为情绪宣泄的出口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直播以其丰富的内容品类和高效的传播速度,成为了人们最直接、最贴近生活的选择,也推动了直播平台在内容和玩法上的持续创新。
快手,作为拥有3亿日活跃用户的领先短视频平台,在疫情期间,凭借其在直播领域的平台优势和技术优势,迅速切入各类直播场景,实现了直播边界的拓展,并开启了新的想象空间。
一、快手直播的蓬勃发展
1.1 直播的起源与发展
国内直播行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YY平台。YY公会的辉煌,以及MC九局、王冕、苏仨等元老级主播,成为了我们关于直播的最初记忆。随后,游戏直播的兴起,虎牙、斗鱼等平台的诞生,以及熊猫TV的加入,标志着千播大战的开启。2015年,快手等短视频产品进入直播领域。2019年12月,快手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《2019快手直播生态报告》显示,快手直播日活跃用户已突破1亿。此时的快手直播,内容涵盖了直播行业的各个领域,从普通人的生活百态到游戏直播、政务直播、企业直播、媒体直播,甚至承担了国庆阅兵的直播任务,展现出加速进化的趋势。
1.2 快手直播的坚守
自2016年上线直播功能以来,快手在三年内实现了“短视频+直播”的闭环,不断丰富其直播生态。追溯快手直播产品迭代的时间轴,我们可以看到快手一直坚持对直播内容的深耕与拓展。在过去的一年里,快手直播在内容入口上不断优化,挖掘各垂直领域的潜力。例如,在游戏领域,将游戏类内容聚合为游戏版块,并进一步将游戏直播建设为游戏TV,在侧边栏提供直接入口;在音乐领域,推出快手“音悦台”,在同城页与侧边栏同时提供入口;在汽车领域,上线了“快说车”版块;在二次元领域,推出了垂类频道,开启了虚拟形象3D直播,如一禅小和尚直播等。
1.3 快手直播的变革
疫情期间,宅男宅女们对线上娱乐的需求激增,许多艺人因疫情“被封印”后,也在寻求线上互动的新方式。快手成功打破了线下与线上的次元壁,将荧幕综艺、线下音乐会与教育文化活动搬到了直播间。例如,快手与笑果文化合作打造的栏目《诞愿人长久》,利用直播连麦功能,打造出直播版吐槽Party,将娱乐明星与快手红人汇聚在一起,实现了脱口秀的综艺效果与快手直播的结合。此外,快手还邀请了钢琴家郎朗、日本国宝级大师坂本龙一等大咖参与线上活动,并通过云蹦迪系列活动和“快说车”频道等,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直播沉浸感。
二、直播“破圈”的内在逻辑
在探讨直播的边界拓展时,我们不禁思考:直播为什么存在?这可以分解为两个问题:观众群体从何而来?直播最终带来了什么?
2.1 直播用户来源分析
快手直播用户日活跃量达到1亿,这一庞大的用户群体从何而来?为何而来?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进行分析,我们可以发现直播满足了马斯洛提出的各项需求层次,尤其是情感归属与尊重认同。快手直播的内容呈现了广阔国土中的生活景象与人文气息,满足了用户对内容的追求。同时,快手作为一个兼具社交属性的综合平台,沉淀了大量的社交关系,契合了费孝通先生关于中国社会关系的观点。快手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中心,拥有表达自己的机会,从而获得归属感。
2.2 直播的价值与边界拓展
直播用户从人民中来,又到人民中去。越来越多的艺人与商业机构加入快手主播群体,寻求变现的同时,也在寻找目标圈层的用户,积蓄私域流量。快手直播的边界拓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)在线教育的飞跃:疫情期间,教育部提出“停课不停教、停课不停学”的要求,加速了用户对在线教育的认知普及。快手直播积蓄的用户流量将为教育主播降低获客成本,未来快手与教育领域的结合有望成为燎原之势。
2)在线娱乐的一石二鸟:快手在疫情期间对直播综艺、在线音乐会等内容的尝试,为用户展示了直播内容的新呈现方式,也为艺人、娱乐机构提供了新的变现渠道和私域流量池。
3)赋能线下的张力:快手直播电商的带货能力不言而喻,而“云卖车”等活动的成功,也让传统企业看到了快手直播的转化能力。快手直播赋能线下,具备的张力远不止于此,如房地产、餐饮等行业。
综上所述,快手直播在疫情期间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,其边界拓展的潜力巨大。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,快手直播的内容生态将不断绽放,孕育出无限的可能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2zixun.com/a/469072.html
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,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