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短视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,腾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,迫切寻求推出一款具有影响力的短视频产品。据腾讯微视内部人士于1月23日透露,自去年10月淘汰火锅视频后,超过一半的离职员工被吸纳至微视团队。自2019年下半年起,腾讯加大了对短视频相关产品的资源倾斜,从内部氛围来看,腾讯势在必得,决心打造一款具有权重的短视频产品。
近期,腾讯在新年期间对自家短视频产品进行了密集的市场推广。继宣布投入10亿红包扶持微视之后,马化腾于1月20日亲自为微视站台,发放视频红包。在此基础上,腾讯还对短视频内容进行了测试,并于1月21日正式开启“视频号”的内测。
然而,今年春节期间,快手凭借春晚主场优势,抖音斥资6.3亿元购买《囧妈》版权,使得微视在拉新用户方面面临较大的挑战。
一、新年档期混战,抖音、快手夹击微视
自2016年起,新年期间的红包大战已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争夺用户的重要战场。快手自2019年11月起便积极争取央视春晚的独家互动合作权,不惜重金投入,竞标额高达30亿元。除夕之夜,快手更是拿出10亿元现金红包,并与电商业务联动,发放代金券等奖品。
抖音则加入了字节跳动系的20亿红包计划,玩法丰富多样,包括集卡、小游戏、红包雨、锦鲤红包等。1月24日,字节跳动宣布与《囧妈》出品方欢喜传媒达成交易,使得抖音在头一天便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。
二、微视拉新力度不足
与快手和抖音相比,微视在新年期间的投放力度略显不足。1月19日,微视仅发布了常规的2020年新年红包活动计划,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升级了视频红包的玩法,发布8亿现金视频红包和2亿集家园卡红包,为微视留存拉新。
尽管马化腾亲自为微视站台,发放100个视频红包,但整体来看,微视的拉新力度仍显不足。
三、微视发展策略保守
尽管腾讯在扶持微视方面不遗余力,但与快手和抖音的猛烈进攻相比,微视仍显得较为保守。回顾过去两年,腾讯对微视的支持摇摆不定,或许是微视难以追赶抖音、快手的原因之一。
2018年上半年,腾讯对微视高度重视,在综艺方面独家冠名湖南卫视《快乐哆来咪》和腾讯视频《吐槽大会3》,成为《我便是演员》的网络冠名商,同时也是《心动的信号》《创造101》的赞助商。然而,微视并未取得显著成绩,13个月的短视频月度总使用次数占比榜单中,微视均未进入前十。
从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,腾讯在财报中不再提及微视,也即是2018年年中,微视中止或减少补贴的消息开始流传。即便在第三季度,腾讯微视在朋友圈有了拍摄入口,但也是“限时推广”,不久后便下线。
四、微视如何留存用户?
新年红包大战之后,如何通过红包有效留存用户和流量成为关键。2019年,快手在“土味视频”的基础上,开始拓展知识品类、游戏品类、时尚品类等领域的内容;抖音则在“小姐姐音乐街拍”的基础上,也开始拓展搞笑、知识类内容。双方都在努力打造全品类聚合平台。
尽管腾讯微视在2019年也进行了许多内容布局,如与腾讯视频多档综艺节目紧密合作,吸引更多明星产出内容;在产品功能方面增加互动个人主页、泡泡贴、互动赞等新功能,进一步丰富内容垂类,但面对已经形成调性的抖音和快手,微视留存用户的风险无疑较高。
数据显示,快手与抖音的留存率均在80%左右,而微视仅有43%。微视的PV(页面访问量)、用户使用时长均不及抖音的1/4,UGC社区氛围也不足。如何让微视在用户的手机App中与抖音、快手并存,成为微视面临的一大挑战。
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表示:“从腾讯做短视频的策略来看,精力开始分散了,也不止盯着微视这一款产品来突破了,这说明了腾讯对微视的信心不是很足。表面上看腾讯对微视等短视频业务投入数十或上百亿决心很大,但整体来看步调都很保守,并没有放心大胆地去做。况且现在的快手和抖音已经做到几亿的用户市场,在这种情况下,微视的用户留存无疑是难上去的。”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2zixun.com/a/762622.html
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,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