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春节这个全球华人共庆的时刻,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亿级规模的红包活动,成为业界的一大特色。这些活动的设计与执行,值得深入研究和细致分析。评价一次活动的成功与否,关键在于其是否实现了既定目标,是否对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产生了正面影响。尽管刷屏效应和业界口碑是重要的参考指标,但它们只是现象而非本质。
以春节红包活动为例,百度APP、今日头条、抖音等平台的活动目标无疑在于提升日活跃用户数(DAU),这是衡量活动成效的核心指标。除了DAU之外,辅助指标如用户社交关系的建立、新产品导流、实名认证等,也对产品有着间接或局部的促进作用。
在活动执行过程中,DAU作为一级指标至关重要,但需注意,DAU是一个综合指标,受多个子指标影响。因此,二级指标如新增用户数、次日留存率、DAU次日留存率、单个用户活跃天数或拉新成本等,也需被纳入考量。
以百度和今日头条这类产品为例,尽管百万级新增用户在亿级DAU中占比微小,但DAU次日留存率才是决定活动成败的关键。成本控制是另一个必须关注的限定性指标,不同公司会有自己的成本标准,通常与渠道成本标准一致。
然而,DAU次日留存率的目标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合理之处。例如,若昨天DAU为3,张三、李四、王五三人来访,仅关注DAU次日留存率可能导致忽略其他潜在用户。因此,需将DAU次日留存率进一步拆解,转化为单位时间内用户的活跃天数,以提升用户的访问频率。
在评估活动效果时,需对比活动前后的数据变化。以多闪在春节活动前后的DAU趋势为例,若活动后的数据低于活动前,则说明活动并未为产品带来持续活跃,效果不佳。
理想的活动效果应体现在活动后数据高于活动前,表明活动带来的增长是持续的,真正将产品功能推向用户,引导用户发现产品卖点,培养使用习惯。
在活动结束后,需制定针对性的留存策略,如通过社交关系延展、红点提醒、内容推荐等方式,以保持用户活跃度。
活动与产品核心功能的高度融合至关重要。以今日头条春节活动为例,其将抽卡活动与内容消费关联,有效带动了内容消费和微头条的关注。
不是每个产品都适合做活动。在制定活动前,需明确活动目的、产品收益、评估指标、成本计算和后续承接策略等问题。
总之,活动是产品运营的外沿,核心还是产品本身。若产品本身缺乏亮点,仅靠活动难以解决产品内在问题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应将精力集中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2zixun.com/a/466592.html
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,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。